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关注博视广达,及时了解行业资讯
INEWS / 新闻中心
热处理常见误区Q&A【下】
来源: | 作者:博视君 | 发布时间: 2024-07-01 | 1107 次浏览 | 分享到:
热处理,作为材料科学和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热处理的理解和应用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承接上文,本文继续针对热处理本身和其他行业对热处理的认识等,总结了以下常见问题。

热处理,作为材料科学和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热处理的理解和应用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承接上文,本文继续针对热处理本身和其他行业对热处理的认识等,总结了以下常见问题。


1.热处理的产品没有硬度?

众多企业委托产品外加工时,逐渐重视起进货检验,为此购置了洛氏硬度计。然而,热处理后的产品常被检验为不合格,这让热处理公司倍感困惑,因为他们确信产品在出厂前已经合格。


热处理公司严肃对待,紧急派人调查,发现委托方在检验时,竟然对热处理的产品的脱碳层也不去除(加工余量足够保证加工之后,不会残留脱碳层),就直接在工件表面上面打HRC硬度了!这怎么会有高硬度呢?


2.热处理工学好铁碳平衡相图就可以了?

铁碳平衡相图在热处理中至关重要,是制定钢铁材料加热工艺的基础,尤其是热处理工必须熟练掌握铁碳平衡相图。


铁碳相图是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时的组织组成图,而不是获得非平衡的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的转变图。铁碳相图的临界温度参数仅仅局限在碳钢和铸铁,非合金钢和合金铸铁。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的平衡状态图由于添加了其它合金元素,与铁碳平衡状态图相差还是很大的。


铁碳平衡相图是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速度是及其缓慢的结果,而且又局限于铁碳合金钢种,这个理论状态,是不可能在实际生产中大量运用,实际淬火等热处理加热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都是在一定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下进行的,不是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铁碳平衡相图仅仅是研究热处理、学习热处理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出发点,而不是直接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运用的相图。


因此,热处理工对铁碳平衡相图的掌握仅是学习热处理的起点,尚需进一步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


3.退火工件可以形成等轴晶粒?

在低碳钢退火工艺中,人们常误认为能获得等轴晶粒,但真相是沸腾钢更易获得等轴晶粒度。相比之下,Al铝镇静钢则难以形成等轴晶粒组织。特别是经过冷挤压变形的工件,在退火后晶粒会明显呈现变形挤压的形态,即使退火温度超过950℃,也难以实现等轴晶粒。


4.硬度越低挤压变形越好,越容易?

通常人们认为硬度低更利于挤压变形,但在钢材挤压工艺中,珠光体球化组织的变形能力最强。尽管这种组织状态相较于片状珠光体硬度较高,但为了实现更高的挤压变形性能,技术要求选用珠光体球化组织,而非硬度最低的片状珠光体组织。


5.断模要求高硬度正确吗?

许多热锻模用户错误地追求高硬度,如52—55HRC,但这并不科学。这源于部分不规范的热处理企业或个人,为迎合用户硬度要求,降低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导致锻模红硬性不足,使用中硬度迅速下降。


一些锻模使用者因此错误地认为提高硬度可延长寿命,实际上,这是由热处理不当造成的假象。这种误解导致技术要求中硬度值不断上升,而实际上,符合标准的红硬性热锻模寿命更佳。因此,单纯追求高硬度是不正确的。


6.“搞好热处理,零件一顶几”?

在质量问题上,热处理并非唯一责任方。尽管热处理对零件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热处理公司或工厂是不合理的。优质产品源于科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而非单一环节。


热处理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建立在零件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因此,不能简单认为热处理搞好后零件就能大幅提升性能。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热处理,并与其他环节共同协作,确保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7.为什么热处理是高含量低价值?

热处理行业之所以被误解为高技术含量低加工价值,主要源于一些人对该行业的片面理解和偏见。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热处理仅仅是“烧红,往水里一放”的简单过程,忽视了其背后的复杂技术和专业知识。然而,热处理作为一个学科,涉及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其技术难度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当热处理不被需要时,人们往往夸大其重要性;而需要热处理加工时,又往往低估其价值和专业性,不愿支付合理的加工费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又往往将责任归咎于热处理,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事实上,热处理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对热处理行业的偏见和误解,正视其技术难度和价值,给予热处理工作者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热处理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热处理行业的认识和了解。


8.铝合金件处理之后表面皱纹就是热处理过烧吗?

铝合金件固溶时效处理后,判断固溶时是否过烧主要有两种方法:金相法和表面状态色泽法。表面状态色泽法便于现场判断,但依赖丰富经验;金相法准确但属破坏性检测。


根据工件表面色泽、状态判断:

①工件表面暗灰色,

②工件表面有起小泡的现象,

③出现裂纹,裂纹断口粗糙。


有上述情形之一时,有过烧可能。这是只在热处理之后的工件上观察。当固溶时效件已经进行了后续加工,再观察时,发现铝合金工件表面有异常现象——粗糙、变形、皱纹等,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热处理过烧了。


由于铝合金强度相对较低,后续工序如抛光、喷砂对表面影响显著。特别是“水面波纹”式皱纹,可能是喷砂压力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的表面塑性变形,而非过烧。此时应判定为喷砂缺陷,并可通过金相法进一步确认。


上述例子均源自我们日常工作的真实经历,绝非虚构。这种对热处理的误解和片面认识普遍存在,反映了公众对热处理知识的普遍缺乏。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加强热处理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掌握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从而消除误解,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

博视广达科技立足于数据智能分析和制造,专注于光、声、电性能检测设备,拥有自主研发和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包括快速退火炉、超声扫描显微镜、手机手表平板流水线/多工位MMI测试设备、精密器件外观检测设备等序列产品。


如果您有测试和热处理工艺需求,欢迎探讨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