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关注博视广达,及时了解行业资讯
INEWS / 新闻中心
热处理常见误区Q&A【中】
来源: | 作者:博视君 | 发布时间: 2024-06-28 | 412 次浏览 | 分享到:
热处理,作为材料科学和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热处理的理解和应用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承接上文,本文继续针对热处理本身和其他行业对热处理的认识等,总结了以下常见问题。

热处理,作为材料科学和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热处理的理解和应用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承接上文,本文继续针对热处理本身和其他行业对热处理的认识等,总结了以下常见问题。


1.手册指出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达到这个硬度,为什么实际做不到?

手册虽标明热处理淬火可达某硬度,但实际操作中未必能达到。


例如,使用60Si2Mn弹簧钢制作的大型工件,由于其厚度大且厚薄不均,手册中标注的58—60HRC硬度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热处理要求,降低硬度指标。


热处理的硬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牌号、模具尺寸、工件重量、形状结构以及后续加工方式等。


模具经过热处理后,其内外硬度并非一致,因此在选择材料和设计尺寸时,不能简单地依据手册中的技术标准和硬度要求。手册上的硬度标准通常基于小试样的测试结果,实际应用于大型工件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硬度指标。过高的硬度要求可能会牺牲工件的韧性,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等问题。


2.产品经过热处理后在使用中处理问题,热处理要负责?

某企业在使用热处理后的模具时发生断裂事故,导致操作工受伤。企业随即要求热处理厂家承担赔偿,理由是模具是由该厂家热处理的。


显然,这种直接归责于热处理的方式并不科学。产品失效的原因可能涉及设计、选材、材料缺陷、工艺缺陷(包括热处理)、装配与使用等多个环节。


医生看病需要亲自诊断病人,同样地,分析产品失效也应全面考虑设计、选材、材料、工艺、装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不能直接断定热处理是失效的唯一原因。


经权威机构鉴定,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是模具过载,而非热处理质量问题。对于某些行业知识的缺乏可以理解,但处理问题时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否则就显得无知了。


热处理并非“包治百病”,每个生产环节都有其专业性和责任所在。面对问题,我们应当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


3.产品热处理硬度HRC只能是60HRC。59或61HRC我都不能接受?

在热处理行业,我们常面临一种情况:客户对硬度值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容许丝毫偏差。例如,要求硬度达到60HRC,热处理之后达到59HRC,或61HRC就视为不合格产品。


但实际上,即使是洛氏硬度机也存在1HRC的允许偏差。当尝试解释这些科学原理时,有些客户会摆出强硬姿态,以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为由,坚持其严格标准。


面对这种压力,热处理厂家不得不妥协并承接这些业务,但如何在这种条件下确保质量,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其中的挑战和应对方法不言而喻。


4.淬火出来的工件没有冷却到室温,不能进行回火?

关于淬火与回火工序,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淬火后需等钢材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回火。然而,对于许多钢种,特别是低、中碳钢,其马氏体转变的完成温度往往高于室温。若等到钢材完全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回火,反而可能增加开裂风险。实际上,淬火后应尽快转入回火工序,以确保钢材的性能和质量。


5.淬火出来的工件必须带温回火?

淬火后的工件不宜直接带温回火,此做法缺乏针对性。应基于钢种的马氏体转变点,确定淬火后、回火前的具体入炉温度。盲目使用带温回火可能增加淬火开裂的风险,因此需科学决策,避免一概而论。


6.产品退火后,要放置一周后才能进行热处理淬火?

有个别商家声称有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秘诀,即在操作退火与淬火之间让模具在室温下静置一周,以“释放退火应力”。这个做法是否真的有效?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不过,理论上,适当的静置确实有助于材料内部应力的平衡,从而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但具体静置时长需根据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7.产品尺寸加工已全部完成,要求热处理保证不变形?

产品尺寸加工虽已完成,但热处理是确保产品稳定的关键。有人为节省加工成本,提前完成尺寸加工再热处理,要求热处理后不变形或变形量在公差范围内。


但是,热处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组织变形的阶段,微观变形累积可能导致宏观尺寸变化。这种做法实则是将风险转嫁给热处理者,这种做法是否称得上“聪明”,值得商榷。

---------------------------------------------------------------------------------------------

博视广达科技立足于数据智能分析和制造,专注于光、声、电性能检测设备,拥有自主研发和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包括快速退火炉、超声扫描显微镜、手机手表平板流水线/多工位MMI测试设备、精密器件外观检测设备等序列产品。


如果您有测试和热处理工艺需求,欢迎探讨和咨询!